沈万山!
沈万三!
朱棣当然知道这个名字,这也是个极其具有传奇色彩的名字。
其,起于元末,借着混乱末年,从典型的大地主、晋升到了大豪商!
“富可敌国”这四个字,可不只是简单的形容,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。
朱棣就知道。
当初,自家这老爷子赤手空拳打天下。
现在还有人认为,老爷子是因为“郭子兴”的养女,也就是母后马皇后,才有了争夺天下的“资本”?
朱棣每次听到这里,都想说两个字:“放屁!”
其实刚开始,老爷子的确因为投奔郭子兴,成了个大头兵,还受到了母后的青睐。
也确实借着这个东风,有了些许人马。
然而,接下来就是失败,郭子兴因为忌惮老爷子的成长速度,使得绊子可不是一次两次。
甚至有数次,老爷子都相当于“净身出户”。
最惨的时候,更是带着几十个人,被迫从濠州城出去打天下。
而这几十个人,在现在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。
淮西二十四将!
后来,老爷子一步步招兵买马,也完美的执行了六个字“广积粮、缓称王!”
这才逐渐积累了争夺天下的资本。
文有:李善长、汪广洋、刘伯温,朱升……其中那六字真言,就是朱升说给老爷子听的。
武有:徐达、常遇春、汤河、傅友德……
然而尽管如此,当时还有两个势力,强于老爷子。
陈友谅!
张士诚!
其中,陈友谅的实力最强,坐拥江西、湖广等地,兵力最多。
而张士诚则最富有,因为最富有的苏州府、淮东、浙西等地,尽在其手。
其中,沈万三最开始就是支持张士诚。
然而,后来发生的一切,却让整个天下震惊。
号称“战船最多、兵力最强”的陈友谅,却在鄱阳湖,败于几乎没有大型战船,甚至水战也不强的朱元璋之手。
而最富有的张士诚,在老爷子吃掉了陈友谅后,就更没有抵挡之力。
只是。
在老爷子攻打苏州府等地的时候,由于抵抗实在太强,恨的老爷子占领苏州府后,赋于重税!
直到现在,那片地方贡献的“税收”,依旧是大明财政的主力。
至于沈万三!
最后虽然投奔老爷子,但也因为一些事情被流放,四十多年过去了,沈家也早已没落。(注1)
起码朱棣,已经很久没有听过这个名字。
因此,再次听到,他忽然有些恍惚。
“你的祖父是沈万三?”这一刻,哪怕是道衍,也不由得问道。
沈有福摇头,“准确的说,是我爹的祖父。”
“只是,和世上流传的不同,家祖当初并未死去,而是突然消失后,又活了一段时间,最后才彻底没了消息。”
朱棣心中一跳,“你们怎么知道?”
沈有福低下头,但声音却仿若重锤,砸在朱棣心口。
“因为陛下今日之梦,当初家父也曾有过!”
此话一出。
朱棣顿时止步,他僵在原地,久久未语。
而身后的朱高炽三兄弟,则是连连四顾,哪怕是道衍,也不由得眯起了眼睛。
过了许久。
朱棣才缓缓回到自己的座位,闭目许久。
终于,朱棣倏然睁开。
“好了,传说不管是真是假,听也听够了,也该进入正题了。”
老三朱高燧却好奇道:“父皇,儿臣还想问问是……”
“滚出去!”
朱棣忽然暴喝一声,双眸怒睁,朱高燧被吓得亡魂皆冒,头发似乎都在一瞬间竖起。
他看了看四周,这才反应过来,自己刚才的问题却是拍到龙屁股身上了。
赶紧溜了出去。
朱高煦看见这一幕,不由得暗自在心里感谢老三。
其实他刚才也是想问的,但老三快了一步。
很明显,眼下对于老爹而言,这个话题就是个禁忌话题。
朱棣很快收敛表情。
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过一样,忽然笑着看向了朱瞻基。
“乖孙,到爷爷这儿来。”
朱瞻基眨巴着眼睛,他感觉到爷爷的情绪有些不对劲,但他并不害怕,而是连忙跑到朱棣面前。
朱棣将其抱起,放在怀里……
像是在自言自语,也像是在给什么人说。
“咱有一个好皇孙,小小年纪就有不俗的见识,如今不过九岁,就将我大明的藩王制度之利弊,分析得深入浅出。”
“哪怕是朕这个帝王,也不由得感叹。”
“朕这孙儿,将来必定能让这大明,走得更高更远,远迈汉唐只是第一步,大日悬天,永不坠落,大明注定照耀千古万载!”
“如此,朕也老怀大慰,就算去九泉之下,面前我那爹,也能做到功过相抵了……”
朱棣的话,没人敢接。
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番话,其实不是说给“凡人”听得。
话落,朱棣继续抱着朱瞻基。
气氛再度陷入诡异的寂静。
没有人知道,此时的这位永乐皇帝又在想什么,直到他再度睁开眼。
看向了沈有福以及沈肃。
这才打破寂静。
但却完全越过了之前的话题。
“朕这孙儿,之前针对大明的藩王制度,提出了一利、四弊!”
“你们二人,既然敢进宫见朕,那便是自认为,有解决这利弊的办法?”
朱棣直接越过刚才的“话题”,先是看向沈有福,然后才看向沈肃。
“你是下医,那你就是能解决这利弊之患的上医了?”
沈肃摇头,“回陛下,草民在隐阁的评定上,以固执己见的性格,及治水的能力,勉强只能算得上中医,也就是治人之才,可规劝其行为,治理一方百姓,不受那水患之灾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长生从大明开始请大家收藏:(m.soxscc.net)长生从大明开始搜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